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撰文:钱岳
 
责编:靳永爱
 
写在前面
 
最近我一直在追《怦然再心动》这个综艺节目,芒果TV对这个节目的介绍是:“中国首档熟龄女性征爱真人秀,节目邀请5位熟龄女艺人入驻征爱驿站,与优质男素人经历相亲、约会…”我追这个节目主要是因为我在磕“吴子棋”(王子文&吴永恩)这对CP(后面会详细讲)。
昨天,这个综艺收官了,微博上前十的热搜有四个都和这个节目有关。我看完节目,还挺多感慨的,所以写下来,与大家分享。也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1 “女性的第二春”
 
作为一个研究婚姻家庭的学者,我觉得这个节目的立意还挺新颖的。五位女嘉宾年龄跨度25–50岁,但都有过婚姻或生育经历。
 
王琳,年龄50+,离过两次婚,有一个15岁的儿子。
 
黄奕,年龄40+,离过两次婚,有一个8岁的女儿。并且,因为狗血的婚姻drama,黄奕几乎7年没有任何戏拍,她在节目中透露前夫曾在家里装了20多个摄像头。
 
白冰,年龄30+,离过一次婚,有一个7岁左右的女儿。
 
王子文,年龄30+,似乎没有公开的婚姻经历,但在节目中首次公开宣布,自己有一个8岁左右的儿子。
 
蔡卓宜,年龄25+,离过一次婚。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离异女性的污名化非常严重,对离异且带娃的女性的污名化更深。女性在前一段感情里的孩子,往往被称为“拖油瓶”,足以可见污名化的严重程度。但是这个节目新颖的地方在于,它在某种程度上表明,离婚和有娃的女性也可以再次找到伴侣。
同时,这个节目在给女明星安排相亲的潜在对象时,也安排了不少比女明星年龄小的男嘉宾,在一定程度上,也挑战了传统上“男大女小”的年龄婚配模式。比如,我磕的“吴子棋”(王子文&吴永恩)这对CP就是妥妥的甜甜的姐弟恋(他俩现在被称为“恋综天花板”)。看到媒体展现更多元的恋爱配对形式,我挺高兴的。
 
看这个综艺,让我想到韩国的情况。近年来,韩国的再婚数量增加,而且主要是离异女性与比她们年龄小的未婚男性结婚。我在以前的一篇文章(点击跳转)中写到过:“韩国学者认为,‘再婚趋势的性别反转’以及‘离婚女性在婚姻市场受欢迎’主要得益于女性在韩国社会日渐上升的经济地位和自主权…那些离婚的女性被称为“dol-sing-nyu”(二道春的女性)。这些女性受过良好的教育、财务稳定,希望找到能带给她们快乐和自我满足的伴侣。并且在‘二婚女性和初婚男性’结合的婚姻里,妻子往往比丈夫年龄大。姐弟恋以前往往遭受诟病,现在却已经成为新的主流 (the new norm) 。”同时,广受欢迎的韩剧(比如《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等)可能对改变韩国的婚恋文化和婚配模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很难说,到底是因为社会文化在变,所以媒体跟着改变;还是媒体在引领改变文化。但是,在中国,随着更加多元的婚恋模式在媒体中曝光,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的婚恋观是否也会改变呢?
▲《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
 
2 撒糖CP快领证?
 
在这个节目的最后一集,王子文和吴永恩愿意继续交往,然后王子文在微博上也官宣了她和吴永恩的恋情。
他们在节目中真的是超级甜。吴永恩看王子文时,眼睛里有“星星”;王子文看吴永恩时,眼睛里也有藏不住的笑意。他们的身体语言也很难骗人(尤其是男嘉宾还是没有表演经历的素人),别的女明星基本都和男嘉宾保持友好且礼貌的距离,但是王子文和吴永恩总是靠在一起、抱在一起,光节目没被剪辑的地方就接吻四次!感觉如果女明星只是上一个恋爱综艺的话,也不会这么卖力…王子文和吴永恩最后一次约会时,她说:一定要找一个让你开心的人,他不用去逗你开心,也不用送礼物让你开心,就你看见他,就开心。
 
恋爱综艺结束之后,一起参加节目的人都为王子文高兴。王大陆和蔡卓宜,发微博说等着他们结婚,一个要做司仪,一个要做伴娘。很多网友也让王子文和吴永恩赶紧去民政局领证。看到这里,作为研究婚姻的学者,我一直在想:甜蜜恋爱的归宿一定是结婚嘛?
大家看到幸福的情侣,会祝福他们结婚,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婚姻仍然是中国社会最制度化的感情形式。不光是在中国,在美国也是。研究发现,美国大部分的同居关系都在3–5年内解体,要么分手,要么结婚;长期在一起但没有结婚的情侣,不仅比较少见,而且他们在定义自己的亲密关系时会面临一些模棱两可(ambiguity)和社会压力。
 
在中国(或其他国家),婚姻制度化的一种体现是,很多人认为结婚是最高形式的commitment(承诺)。比如,如果男女双方谈恋爱很长时间,但是男性迟迟不愿意结婚,很多男性会被冠以“渣男”的称号。同样的,我们的社会习俗、法律规范、甚至日常语言,都没有给我们其他的可能性,去定义长期、稳定的非婚姻关系。如果两个人感情很好,往往大家会催他们结婚,是表达美好祝福,也是施加无形的社会压力,同时也是因为很多吃瓜群众不知道两个很甜很甜的人,他们如果不结婚,那么他们感情的终点在哪里?
 
如果说,现在的恋爱、配对模式已经更多样了,我还希望看到的改变是,大家对“感情的归宿”有更多的想象力。承诺的最高表达形式不一定要通过婚姻实现。感情很好的两个人也不一定需要通过婚姻去公开承诺他们愿意一辈子在一起。不结婚的情侣,也不代表他们就是不愿意对彼此给出长久的承诺。
▲来源:www.pexels.com
 
在中国(甚至东亚社会),婚姻本身是一种父权制的制度,女性很难逃脱婚姻里面性别不平等的压迫。比如,在《怦然再心动》里,王子文见了吴永恩的姑姑。
 
他们吃饭聊天时,吴永恩的姑姑说:“你做这个演员的工作,如果成家了的话,以后会对家庭上会带来有一点的影响。”
 
王子文说:“对,因为我工作非常的忙。”
 
吴永恩姑姑说:“那你就顾不了家。”
 
王子文说:“如果要成家以后,可能就要减少工作量了。”
 
看到这里,我觉得有点可惜。因为即使是事业很成功的女性,也被期待成家了以后要顾家。其实王子文,现在也有孩子呀,她工作又带娃,没什么问题。为什么,“成家”了就要“顾家”?她现在没结婚,但是她也有家,也照顾孩子呀。这里面的隐形逻辑就是,婚姻的制度性的力量非常大,这种制度性的期待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个体女性,即使是成功、有钱、独立的女性,也很难逃脱婚姻的父权制的影响。
我看这个恋爱综艺的时候,一直在想,婚姻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家庭形式,到底是升华了感情,还是会让感情消逝得更快?其实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是嫁给爱情,刚谈恋爱、刚结婚时,看着对方时眼睛里都有星星。但是五年、十年、十五年之后,好多夫妻似乎都被生活磨得没有了激情,吵架和冷战比约会更频繁。最近不只一个朋友跟我说:“感觉我和我老公已经没有爱情了,大家就是战友,搭伙带孩子。”还有朋友不甘心地说,“我当初也是嫁给爱情的人,但是为什么现在我们互相对彼此一点耐心也没有?一句话没讲清楚就要开始吵架。”作为站在婚姻外面的旁观者,我想:有没有爱情的婚姻,最后都是走到同一个路口吗?
▲来源:www.pexels.com
 
这个节目的设置形式,或许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这个节目很吸引我的一个地方是,大家住在驿站里面,有像妈妈一样的朋友、有同龄的朋友、还有男闺蜜。几个女明星有工作,她们约会回来还可以跟大家聚着喝酒、八卦、吐槽,伤心了也可以被人安慰。要是大部分单身的人都住这种“驿站”,有没有恋人和婚姻,还重要吗?王子文在节目的结尾也说,她觉得在这个节目最大的收获是征爱驿站里面的这些姐妹和大陆(男闺蜜, lol)。
虽然人都有归属感的需求,但这种归属感并不一定需要通过爱情、婚姻、或原生家庭实现。今年我读了一些有关queer family(酷儿家庭)的文献,我在想,或许我们可以重新定义“家庭”。所谓“离异女性的价值”,不需要通过她们是否可以再次恋爱或再次走入婚姻来体现。撒糖CP如果结婚,我们当然祝福;但是对于他们感情的最终归宿,我们应该有比“结婚”更多元的想象。
 
话题:



0

推荐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320篇文章 4小时前更新

以人口学的视角看世界,传播有趣的人口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