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首页
经济
金融
公司
政经
世界
观点网
文化
博客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的博客
http://renkou8gua.blog.caixin.com
位置:
博客
>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 文章归档 > 2020年09月
2020年09月30日 11:04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研究怎么说?
阅读:
评论:
0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老顽固”,不管你怎么讲道理、摆事实,他们都固执己见、拒绝改变?你说每天早起锻炼可能损伤身体,他们骂你爱睡懒觉就是不起;你说餐后立马吃水果会胃痛胃胀,他们坚持认为饭后水果促进消化;回想疫情初期,你为了劝长辈居家隔离、佩戴口罩而苦口婆心,他们却说你杞人忧天、草木皆兵。随着社会发展,大众的文化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我们又常常发现有人坚持着“错误”或“老旧”的观点。这是为什么呢?人们的...
阅读全文>>
2020年09月27日 08:34
南大新规:博士生公众号发科普文,阅读1w+,可参评国家奖学金!
阅读:
评论:
0
本文作者:Karwai
最近,小编收到一则消息,某高校发布的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办法中规定,发了公众号文章也能申请奖学金?怀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小编去该高校的学院官网查了一下。发现,除了常见的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申请专利、获得国家级奖项这类可参评国家奖学金外,在最后一条确有规定只要博士生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科普论文并公开发表于相关媒体平台,且阅读量超1万,就可以申请参评国家奖学金。 要说科普文章,在...
阅读全文>>
2020年09月22日 09:00
生育行为何时需要政策介入?
阅读:
评论:
0
近年来,生育水平与生育政策往往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不论是公知大V,还是普罗大众,都乐于就这一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无论是从个人经历还是从数据分析上都能争论一番。有人认为中国生育率太低,甚至已经陷入所谓的“低生育陷阱”,应该尽早放开生育乃至鼓励生育,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有人觉得中国人口的数量还是太多,人口应该少一点才好。 但是,人口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复杂的...
阅读全文>>
2020年09月18日 09:00
疫情之下,人口数据如何发挥作用?
阅读:
评论:
0
从健康二维码到新增病例统计,数据科学在疫情期间快速地展现出其在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地位。疫情让我们看到数据应用更多的可能性,我们也通过数据更深入地了解疫情的发展与传播。 基于此,澎湃新闻于9月17日下午在上海举办了以“疫情之下的数据表达”为主题的2020年数据创作者大会,社会与人口学院的李婷教授受邀参加了以“数据报道如何挖掘专业价值”为主题的圆桌讨论。 围绕着人口学者在疫情之下的作用、数据的传播形...
阅读全文>>
2020年09月09日 09:30
门当户对的同质婚姻模式发生变化了吗?
阅读:
评论:
0
婚姻匹配问题简单来说就是“谁和谁结婚的问题”(who marries who),这个过程看似是随机的,也就是说那个踏着七彩祥云来娶(嫁)你的可能是任何人,其实不然。很多夫妻往往在年龄、收入、受教育水平、社会地位上等特征上有很高的相似度,这种类型的婚姻被称为同类婚(Homogamy)。 在大多数社会中,同类婚都是最主流的婚姻匹配模式。据调查研究显示,在美国有超过55%的夫妻具有相同的受教育水平(Schwartz & Mare, 2005...
阅读全文>>
2020年09月03日 09:00
取一个好的名字为什么那么重要?
阅读:
评论:
0
莎翁曾写过,“给玫瑰换个名字,它还是照样芳香”。而中国的父母们为孩子起名,却是研精致思,操揉磨治,可谓是“耗尽毕生之所学”。 名字究竟只是一个识别人的符号而已,还是可能会个体的成长、社会经济地位产生影响?接下来我们来聊一聊名字的影响: 一、名字蕴含的内容信息; 二、名字的拼写方式和姓氏的字母顺序带来的影响; 三、名字的其他效应(发音、中间名字等)。
一、姓名蕴含的内容
...
阅读全文>>
2020年09月01日 10:22
如何科学研究”中国最没存在感的省份“这类话题? ——省际信息“流空间”与地域文化
阅读:
评论:
0
编者按
你是否经常在公众号上看到譬如”中国最没存在感的省份“、”中国最火的地域“之类的标题?是不是每次点进去看到的地方都不一样?唯一不变的可能是留言区里经久不息的地域之争。有没有办法科学衡量各个省份被关注的程度?如何能体现一个省份文化对其他省份的影响力?南京大学的陈云松、贺光烨、张柏杨和潘雨团队利用各省域之间公众相互的百度搜索频率生成各省的被关注度,构建起地域文化的“交互度“和”内卷度“,可...
阅读全文>>
总访问量:
博主简介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以人口学的视角看世界,传播有趣的人口学。
文章
个人分类
未分类
(276)
文章归档
2022 年十二月
(1)
2022 年十一月
(4)
2022 年十月
(2)
2022 年九月
(3)
2022 年八月
(5)
2022 年七月
(7)
2022 年六月
(7)
2022 年五月
(6)
2022 年四月
(3)
2022 年三月
(6)
2022 年二月
(5)
2022 年一月
(6)
2021 年十二月
(10)
2021 年十一月
(10)
2021 年十月
(7)
2021 年九月
(6)
2021 年八月
(6)
2021 年七月
(7)
2021 年六月
(5)
2021 年五月
(15)
2021 年四月
(10)
2021 年三月
(4)
2021 年二月
(5)
2021 年一月
(8)
2020 年十二月
(5)
2020 年十一月
(9)
2020 年十月
(6)
2020 年九月
(7)
2020 年八月
(4)
2020 年七月
(4)
2020 年六月
(4)
2020 年五月
(3)
2020 年四月
(4)
2020 年三月
(10)
2020 年二月
(9)
2020 年一月
(8)
2019 年十二月
(6)
2019 年十一月
(6)
2019 年十月
(7)
2019 年九月
(4)
2019 年八月
(4)
2019 年七月
(7)
2019 年六月
(3)
2019 年五月
(4)
2019 年四月
(7)
2019 年三月
(5)
2019 年二月
(2)
最新文章
在狭小空间居家办公,会抑郁吗?
2022-12-08
又开始居家学习了:儿童大量使用电子屏幕到底有利还是有弊?
2022-11-23
“铲屎官”和“主子们”的前世今生
2022-11-15
咖啡馆也许比你想象的更重要:咖啡馆的前世今生
2022-11-08
弹性工作制度怎么来的?工作家庭因此更平衡吗?
2022-11-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