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 | 刘畅 供职于普林斯顿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漂亮在绝大多数时间真的是可以当饭吃的吗?
 
从Biddle and Hamermesh (1994)的开创性工作开始,大量实证文献发现,在劳动力市场上,长得好看的人挣得也相对更多。可见,外貌协会无处不在,招聘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时存在着外貌歧视。著名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历史中,仍然保留了早期社群生活的印记,即我们在潜意识里将长得好看和基因优质联系起来,从而不自觉认为这些人的能力更强。
 
那么问题来了,外貌的影响是否在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就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呢?
 
来自北京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三位学者David Ong、Man (Amanda) Xie和张俊森在他们最新的工作论文中利用中美两国学生在社交媒体上提供的信息研究了外貌对中美两国大学录取结果的影响。
 
众所周知,中国的大学录取几乎完全由高考分数决定,不依赖于录取者对学生外貌的主观评价(当然,自主招生和保送除外),因此外貌与中国大学录取理论上应该是没有关系的。而在美国,招生官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情况可能完全不同。作者预期,外貌对高校录取结果的影响在中国不会很明显,可能主要出现在美国大学录取过程中。
 
该研究设计如下:
 
首先,作者从中国和美国排名前200的高校中分别选择了30所高校,这些高校在不同的高校排名榜单中的位置大体相近。
 
在美国,72%的高校学生拥有Facebook账户;而在中国,2013年约有2.8亿人人网用户,人人网的前身校内网是一个重点针对大学生的社交媒体网站。两个网站都允许注册用户根据某些设定的条件搜索已有用户自愿公开的信息。
 
作者在两个国家的主流社交媒体网站上分别随机抽取了每所高校2012年毕业的30位本科生(男女各半)的信息(包括头像)。选择对象必须使用的是个人照片(不能是熊宝宝、陈立农之类的头像)且无帽子等遮挡物。
 
随后,作者从招募了一批来自不同国家的付费打分者对研究对象——中美两国各900名学生——的外貌进行主观评价。
 
中国的评价者来自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的学生,美国的打分者来自Amazon Mechanical Turk。通过严格的技术手段,作者能够保证打分反映了对研究对象外貌的普遍观点,并且这一分数在作者抽取的样本中相对可比。
 
具体而言,所有的照片被在同一性别内随机分成照片对(pairs)。打分者只需简单比较两者之间的漂亮程度,进行排序即可,无需给出具体的分数。这是此类文献中通常的做法,从而避免用具体分数衡量时某些分数集中出现进而无法比较的情况。每个对象都会接受多个不同打分者的主观评价,在美国平均每张照片会被打分22次,在中国则为20次。作者使用Bradley-Terry模型将各组序数比较的结果加总并转换为其颜值在样本中的整体排名。
 
接下来,作者对学生的外貌打分和各高校的排名进行回归分析,并得出了如下结果:
 
1、中国学生的外貌得分排名与学校排名之间不仅相关系数很小,而且统计上不显著,这一结论无论是对男生还是对女生均成立。
 
2、对于美国学生,整个男生群体外貌得分与录取学校排名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大,但统计上不显著。而外貌对白人男性的录取学校则存在显著影响。长得帅的白人男性被录取的学校排名更加靠前。平均而言,白人男性的外貌排名每提高1%,录取学校的排名将会提高两位。上述结果表明,在美国高校,招生官更加青睐长得好看的白人男性。这种偏爱中至少一部分是通过对学生领导素质(leadership qualities)的评价间接作用于招生结果的。
 
3、作者还发现,上述结果在不同类型的学校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录取过程竞争激烈的美国私立高校,外貌对录取结果的影响尤其显著;而对于一些以技术见长的学校,录取结果的外貌歧视相对较小,因为技术强的学校的录取过程可能更加重视考试分数等客观指标(这一研究结论提示我们长得丑最好去学技术当码农?)。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外貌对女生录取结果的影响不大呢?
 
首先,作者使用的测量研究对象外貌的方式存在测量误差。录取者依据的是毕业之后一年的社交平台头像,而不是录取时候招生官所面对的照片。
 
据笔者有限的经验观察(开始YY了,不服来战),长得不太美的女生可能更加倾向于通过化妆、打扮、美颜和PS等技术手段修饰自己,毕竟大学是世界上最大的美容院。社交平台的头像一定是最美的,女生真实的颜值水平可能隐藏在厚厚的粉底下面(有待探索发现)。此外,一项基于以色列数据的研究对我们理解上述发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uffle and Shtudiner (2015)的研究发现,长得漂亮的女生在录取中不仅没有优势,反而可能存在劣势。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招生官中的女性成员对于美女可能存在天然的嫉妒心理。确实,家境好、成绩好、还能长这么好看???你说气不气人。
 
对于美国非白人群体颜值与成绩的关系不显著这一发现,作者给出的解释是,这些人更有可能是非美国人,被美国流行时尚文化同化的可能性更小一些。此外,如果他们来自美国的高中,这些被录取的人往往有着更为优异的课外活动表现,而如果他们不是毕业于美国的高中,而是来自其他国家,则其录取规则与美国本土的学生显然完全不同。幸好我生在中国,社会主义好!
 
这项研究在技术上比较简单,其面临的主要挑战来自对外貌本身的测量误差,即社交媒体上的照片与录取时照片之间的不同。当然,这项中美比较研究证实了多数人的猜测,在中国,大学录取可能相对更公平;而在美国,还存在大学录取过程中的外貌歧视这一渠道。
 
然而我们在对抗天生的外貌歧视之路上也不能沾沾自喜,另外一项针对中国农民工子弟校的研究发现,那些长得好看的学生,在控制了个人的认知能力、心理健康状况、家庭背景之后,仍然会获得老师更高的成绩给分,并且这个结果在语文、数学和英语等各个学科中都是成立的。也就是说,在中国,外貌歧视也在进入职场之前可能已经悄悄地影响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参考文献:
 
[1]Biddle, Jeff E., and Daniel S. Hamermesh. 1998. “Beauty, Productivity, and Discrimination.”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16(1): 172–201.
 
[2]Ruffle, Bradley J, and Ze’ev Shtudiner. 2015. “Are Good-Looking People More Employable?” Management Science 61(8): 1760–76.
 
[3]Ong, David, Man Amada Xie, and Junsen Zhang. 2018. “The College Admissions Beauty Premium.” Working paper.
 
[4]Chen, Q., Wang, X., Zhao, Q., 2019. Appearance Discrimination in Grading- Evidence from Migrant Schools in China. Economics Letters. 181, 116-119.
 
[5]罗宾·邓巴,克莱夫·甘布尔,约翰·格列特著,刘腾达 译。《大局观从何而来》。四川人民出版社。
 
本期责编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李婷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靳永爱
 
话题:



0

推荐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322篇文章 10天前更新

以人口学的视角看世界,传播有趣的人口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