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编者按:
周董前段时间充满争议的《说好不哭》也留下了同样充满争议的结局,男女主角从歌中开启的异地恋会有美满的结局吗?最后的结尾是女主的幻觉还是真实的happy ending?
 
大家好。
 
我是小编。
 
今天我们来谈异地恋。
 
大家假期都挺开心的吧。
 
情侣们都见面庆祝了吧?
 
然而小编还要一个人在这里写文章。
 
这是为什么呢?
 
经验表明,异地恋可以锻炼人的想象力。因为异地情侣相比同地恋人,往往更容易产生一些“哲学性”的思考:
 
如果对方超过24小时没有回消息,甚至会迎来哲学终极追问——“爱情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卡夫卡先生用572封书信与鲍威尔小姐维持5年异地相恋的传奇在当今不可能再被复制,但在互联网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现在,异地恋早已不是少数人的经历。
 
此前,中国青年网(2019)对全国57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后的结果显示,超7成大学生能够接受异地恋,但大多仍持不看好态度,有超7成大学生认为异地恋最终会走向失败和分手的结局。
 
再来看看身边人的回答:
 
“你能接受异地恋吗?”
 
“不接受。”
 
“为什么?”
 
“谈恋爱的目的是什么?谈恋爱不就是花心思和时间陪伴嘛,不然比谁打字更快吗?恋爱就是要在一起,没有谁恋爱是为了分开过的。”
 
异地恋确是一件非常反人类的事情。
 
但这位斩钉截铁排斥异地恋的“真香同学”,在与伴侣5年的爱情长跑中,曾断续有过异城、甚至异国的好几段经历,如今感情依然稳定。
 
是怎样“痛并快乐着”的体验让她如今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们无从得知,但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异地恋这场温柔的酷刑。
 
毕竟,没有人敢保证这辈子跟伴侣不会有或长或短的暂时分离。
 
1.异地恋能否成功?
 
异地恋(Long-distance Romantic Relationship)的概念是对立于同地恋(Proximal Romantic Relationship)提出,指的是恋爱双方为了学习或工作生活于不同的地点,并且长时间不能经常见面的恋爱类型。
 
异地恋的诸多弊端早已不明而喻,聚少离多的起落会让个体体验到焦虑、悲伤、愤怒等系列消极情绪,异地恋的亲密感和依恋感也显著低于同地恋人(姚本先,2014),甚至有研究(Maguire&Kinney,2010)发现,相较于男生,异地恋会给女生带来更多的痛苦。
 
然而与我们的直观感受不完全一致,异地恋也不总是更加负面。另一系列的研究发现(Stephen,1984&1986;Guldner,1995;Stafford & Reske,1990;兰岚,2015),未婚异地恋人的分手比例、关系满意度及承诺水平与同地恋相比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异地恋的稳定性甚至可能比同地恋更高。有学者在为期6个月的跟踪研究后发现30%的同地恋人结束了恋爱关系,却没有一对异地恋人结束关系( Stephen ,1986)。
 
但事实是,几乎没有人会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同地和异地之间选择后者。异地恋在很多情况下是一种被动的理性经济行为。对异地恋人来说,他们更多地将异地恋看作对“未来的投资”,通过牺牲当下相处的时间来换取未来在一起的保证(李蕾,2018)。
 
经济学视角下的异地恋本身就是一场博弈,异地抑或同地可以视作感情和其余机会收益(例如:更好的工作学习机会带来的更高收益)的博弈,个体没有直接放弃感情,而是选择通过异地模式将爱情进行到底是不甘此前为这段感情的投入付出化为沉没成本的悲剧。
 
毕竟,自己选的对象,爱都爱了,你说是不是。
 
2. 什么人能异地?
 
以上研究并未发现异地恋有更负面的影响,很有可能是那些愿意开启并保持异地恋的恋人本身就存在自选择性。所以一个更有意义的问题是:
 
什么样的人更适合异地恋?
 
01 更安全的依恋类型
 
心理学家们认为,异地恋的状态和满意度与恋爱双方的人格特征及双方互动的匹配模式息息相关。依恋类型被大量用于研究与亲密关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依恋,指个体与重要他人在亲密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持久、强烈的情感联结。
 
Brennan(1991)依据回避和焦虑两个维度将成人依恋分为四种类型。其中,回避维度是指个体与恋爱对象的亲密程度以及自身在心理与情感上的独立程度;焦虑维度则是指个体对与恋爱对象分离及被对方抛弃的担忧程度。
 
 
几乎所有的研究共同表明,安全型依恋者的人能在异地恋中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获得更高的满意度和更高质量的关系,安全型的伴侣无论对何种类型的人都是最佳的选择。不安全依恋者,尤其是焦虑指数高者,在异地恋中更容易受伤。·而相关研究表明,女性的依恋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男性(李蕾,2018),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女性在异地恋中相较于男性更容易感到痛苦。所以男生们,更多的安全感,给她!
 
令人遗憾的是,韩丽芬(2017)通过调查发现我国620名恋爱大学生中,无论是同地恋还是异地恋,恐惧型和迷恋型的人居多,安全型次之,淡漠型最少,不安全依恋类型者占有很高的比例。如果你是那幸运的少数人,恭喜你,可以尝试异地恋。
 
若不对成人依恋进行分类,单从焦虑和回避两个维度的得分来看也具有代表性。Kirkpatrick 和 Davis(1994)通过调查发现,并非任意两种依恋类型都可以随意匹配的,“焦虑型-焦虑型”和“回避型-回避型”在354对情侣中并不存在。但令人惊异的是,纵向研究发现回避型男性和焦虑型女性的恋爱关系在三年内都很稳定。一个跑,一个追,仿佛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02 使用和感知到更多的关系保持策略
 
Dindia和Canary(1993)提出影响恋爱关系的5种关系保持策略:
 
-积极性策略:在与伴侣交流的过程中保持愉快,包容彼此,而不指责对方;
 
-开放性策略:直观地告诉对方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与对方讨论两人的关系;
 
-保证性策略:向伴侣传递自己期望保持关系的信息,表达忠诚和喜爱;
 
-社交网络策略:愿意与伴侣的家人相处,与两个人共同的朋友一起活动;
 
-任务分担策略:愿意承担家务活以及关系中相应的责任。
 
其中,保证性策略和开放性策略在异地恋中的影响作用相较于同地恋更多,而同地恋感知到伴侣使用的开放型策略却显著高于异地恋人。同时,男性比女性报告在恋爱关系中感知到伴侣更多的开放性、保证性策略的使用。换言之,在异地恋中,男性比女性更多地感受到恋人对自己的坦诚和表露(李蕾,2018)。(现在的异地恋,是女生主动的天下了吗?)
 
此外,相较于不安全型依恋者,安全型依恋者更可能使用关系保持策略。但依恋焦虑和回避水平却可能会影响他们感知伴侣关系保持策略的使用。所以,如果你自己是一位高焦虑或高回避的人,遇到了一位安全型的伴侣,在庆幸的同时,也应该时刻反思自己,是不是在某些时刻忽视或辜负了对方的一片好意。
 
3.异地恋除了痛苦还能带来什么?
 
即便10位被访者都无一例外地认为异地恋的“弊”大于“利”,但善于积极归因的人总会在黑暗中找到光亮。除了异地恋本身可能的初衷——放弃暂时的感情舒适区以为寻求自身和双方更好的发展,它还能带来:
 
(1)更高质量的恋爱对象
 
某知名心理学公众号曾经描述过异地恋的“距离之于爱情,就像风之于火,它吹熄那些微弱的,它助长那些强烈的”。在选择开始异地关系时,地理距离也可能对关系起到一层过滤作用,个体倾向提高选择伴侣的条件,放弃可能存在风险的伴侣。另一方面,可以更少面对生活中的琐碎矛盾,从而对伴侣的理想化水平更高。
 
用人话讲就是:距离产生美。
 
(2)更具有成长性的关系
 
选择异地恋的双方往往需要更多的包容和信任,在一段关系中的考量和思考更深入,自我卷入程度更高。此外,经营一段异地恋爱可能本身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投资(Arditti & Kauffman,2001),选择这种恋爱方式可能会对双方的发展以及关系更有利。
 
4.如何在异地恋中更好相处?
 
几乎大部分研究都潜在地指向——影响情侣对恋情满意度和感受的并非是“异地“这个因素,更重要的是双方经营感情的技能。
 
(1)用心观察自己和对方的依恋类型
 
例如,迷恋型依恋者要学会认可自己的价值并欣赏自己,面对淡漠型依恋者,要知道他显示出的态度并不是针对你,可能是早期的经历让他不善表达或防御心过重。回避水平高的个体习惯于很难对他人产生信任,避免自己卷入过多的感情,但应认识到自己对亲密的回避也会使得恋人缺乏对这段关系的信心,影响恋人在恋爱关系中的表现。
 
此外,好消息是,依恋类型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和双方互动模式的改进而转化的,如果你是一个高焦虑或高回避的人,最好的做法是转化为一个安全型依赖者。
 
(2)思考保持关系的基础
 
感情基础不仅是对目前关系的满意度,也来自对对方的认可和信任,以及互相不可替代的位置的确认。不可替代性不只是一种感性的认识,也可以在日常的相处间培养。例如,当生活中遇到悲伤或兴奋的事,第一时间想要与对方分享,且只想与对方分享,被分享的一方能及时用同等的热情度给予回馈。
 
(3)确定结束异地状态的时间点,共同计划未来
 
研究表明,有明确的时间节点结束异地状态会对恋爱关系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李蕾,2018)。没有明确未来的恋爱会使个体无意地减少投入来保障自己的得失,对关系保持策略的使用也会相应减少,对对方行为的归因可能会更加消极。所以,老是被对象怀疑出轨、被责备关心不够的同学也可以反思一下自身的原因,你是不是还没有许TA一个光明的未来。
 
(4)保证见面频率和日常交流
 
长时间不在同一环境,表达能力再好的人也无法感同身受。但见面频率并非越高越好,有研究(李蕾,2018)表明,一年内见面13-24次组的承诺得分最高,即一个月见面1~2次的频率可以获得最高的承诺水平。(异国恋的请跳过)
 
(5)自我表露,更多使用开放性关系策略
 
“自我表露“可以调节依恋对满意度的影响,自我表露水平越高,依恋不安全程度对满意度的影响越小(兰岚,2015)。在自我表露时尽量使用积极归因而非消极和强迫归因。例如,在争吵已经发生时,告诉对方“我觉得争执会使我们更好地成长”,而不是“我觉得这样很伤我的感情”。
 
(6)学会“品味”
 
“品味”是一种主观能动性,在相处中保持愉悦、积极的情绪,用心感受积极事件,让愉快的体验变得更加强烈和持久。你可以同他人分享,告诉他人你有多珍惜这一瞬间;也可以用心感受久别重逢的那一刻,体验更强烈的喜悦感。
 
把最终不理想的结果归咎于异地本身,强化“无奈感”的取得其实本身是对问题的逃避。如果能在开启异地的节点上开诚布公地探讨对未来的计划和追求,在即使是迫于现实的无奈而分开的话题上达成共识,即便是最后没有长厢厮守,也可以最大化降低不理想后果引发的消极情绪。
 
最后,我们好像一直回避掉了异地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忠诚。但异地恋状态下个体是否更容易寻找可替代性对象(就是出轨)的研究结果并非一致。这里举一个异地恋的囚徒困境实例:
彼此为了自身的最大利益考虑而选择接受“替代性诱惑”,最后只能收获“虚假的快乐”;只有互相忠诚,才能拥有“甜甜的爱情”。
 
不同于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在谈论异地恋时,从人格类型、恋爱收益等方面投入了周全的思考和深入的研究,哲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的论调仿佛更能点燃人心的微弱花火:
 
爱情本身是一项摆脱孤独的积极活动,要想在爱上获得成功,不要将爱视作一种情感,而是能力。
 
因为爱情是一种不考虑拥有的“给予”, “给予”的真正内涵不是一种牺牲,而是通过“给予”表现自己的生命的价值以及活力。
 
愿意选择异地恋的人,也许正是在使自己的生命能量更加强烈。
 
但我也并非一位哲学家,我听过最温柔的回答来自一个普通人:
 
“因为是你,所以我觉得等待也是值得的。”
 
本期作者
谭雁潇,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
李婷,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
 
图文编辑:
谭雁潇,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韩丽芬. (2017).成人依恋、品味对异地恋关系满意度的影响[D].宁波大学.
 
[2] 兰岚.(2015).异地恋与同城恋大学生关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3] 李蕾. (2018).依恋、关系保持策略对异地恋承诺水平的影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
 
[4] 姚本先,李雪玉.(2014).距离如何影响亲密关系?异地恋大学生情感体验的研究.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5] Dindia, K., & Canary, D. J. (1993). Definitions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maintain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ocial &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0(2),
 
163-173.
 
[6] Guldner, G. T., & Swensen, C. H. (1995). Time spent together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long-distance relationships as a test case. Journal of Social &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2(2), 313-320.
 
[7] Maguire, K.C.,& Kinney, T.A.(2010).When distance is problematic:Communication, coping, and relational satisfaction i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long-distance da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Appli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8(1),27-46.
 
[8] Stafford, L., & Reske, J. R. (1990). Idealiz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long-distance premarital relationships. Family Relations, 39(3), 274-279.
话题:



0

推荐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322篇文章 10天前更新

以人口学的视角看世界,传播有趣的人口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