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疫情期间,厨艺技能因被迫宅家而修炼满点,体重数字也不甘落后,所以疫情结束后朋友见面,谁也别笑谁胖了。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肥胖大流行的时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全球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每10人中有4人超重(全球约19亿人),并且有13%的人是肥胖者(WHO,2016)。2013年美国医学会正式宣布肥胖是一种疾病,它给健康带来许多负担,也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不孕等疾病的重大危险因素。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肥胖和超重的日益流行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身体质量指数(BMI)是判断身体是否超重肥胖的首选指标,计算公式为: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一般来讲BMI≥25为超重,BMI≥30为肥胖。对于BMI指数过大想减肥的人,我们通常给予“管住嘴、迈开腿”的真诚告诫,虽然很多人都做不到,但这个告诫背后的道理基本上大家都明白:肥胖主要源于过量的糖和脂肪摄入、以及过少的运动和锻炼等直接因素。
  不过,今天我们来聊聊影响体重和肥胖的更间接的因素——社区因素。关于社区概念的界定有许多,当我们说到社区因素的时候,主要是两个角度来讨论:一种是基于固定地理区域范围以内的成员;另一种是虚拟维度的,体现为我们的人际互动和关系。因此,我们接下来将主要讨论社区环境和人际关系如何影响我们的体重,更直白一点,也就是邻居和朋友会如何影响我们的体重?
  我们先来聊聊社区环境。近些年来,关于肥胖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关注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中关于社区影响的研究最为典型。随着人们对社区环境与肥胖关系了解的逐步深入,学者们发现社区环境的影响效果其实并不亚于个人特征。美国纽约州立大学Albany 分校的城市社会学学者Tse-Chuan Yang&Scott J.South于2018年在Social Science&Mdicine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解释了社区环境对个体BMI指数的影响,研究团队发现社区的贫困程度与社区居民的肥胖有紧密的关联。在社会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的社区由于缺乏健康的食物(如快餐店更多),居民更容易变得肥胖。其次,这类社区存在的社会问题更多,居民们更容易通过暴饮暴食来缓解心理上的紧张。从社区层面来讲,同种族人群的高度集中于健康而言,是利还是弊则很难确定。一方面来说,和同种族的人群相邻,人们可以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更有利于社区融合,促进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同族人群习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往往会为个体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例如在黑人群体之间,肥胖则变得尤为流行。
  除了本社区的直接影响外,周围邻近社区的环境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Tse-Chuan Yang&Scott J.South(2018)考察了社区外的邻近社区对黑人、白人和西班牙裔人群的不同影响,发现周围社区的贫困和富裕程度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十分显著。在黑人与白人群体中,邻近社区的贫困率与他们BMI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邻近社区越富裕,则本社区人群的平均BMI越高。这一发现或许与相对剥夺感观点一致。邻近社区越富裕,本社区居民越容易产生相对贫困的感觉,从而促使居民做出一系列不利于健康的行为。不过也有可能是更加富裕的社区侵占了处于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社区的资源,该社区居民则更容易变得超重或肥胖。当然,区外社区的贫困水平与BMI之间的作用机制,或许能从社会心理、行为和制度机制上得到启发。
  社区环境对健康的影响的大小程度还取决于一些调节因素。首先,某一社区特征对肥胖的影响可能取决于个人暴露于该特征的时间长短。一般来说,不论影响机制如何,更长时间的接触相比短暂的接触更有影响力;再者,肥胖问题往往是随着时间显露出来。另一方面,在空间维度上,以往研究认为只有近邻社区才会产生作用,但该研究认为较远的社区也可能会对居民的BMI产生影响。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无形的社区——个人的人际关系对体重的影响。人际关系对体重的影响渠道仍然还是两个方向——饮食选择和运动习惯。
 
  关于人际关系与健康的关系的讨论中,比较典型的是夫妻双方对对方健康结果的影响。许多研究发现,人们结婚以后,夫妻双方在健康行为和健康结果上都有一种“趋同趋势”,而且这种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加强。健康的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归类为遗传基因与后天环境的综合影响,伴侣对对方健康的影响主要归因为后者——共同生活环境,学者对此有不同角度的解释。一是婚姻匹配论,可能相似的人之间更有吸引力,热爱运动和健康食物的人们更有可能走到一起;二是资源论,一旦人们结婚后,共享生活环境、财务资源和人际关系;三是社会控制论,比如妻子会试图影响他们的丈夫减少不健康的行为;四是情绪传染,亲密关系中伴侣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Meyler , Stimpson,, & Peek, 2007)。
  亲密关系对于体重的影响机制是复杂的,人们既可能为了爱而努力减肥,也有可能越减越肥,这被称为“幸福肥”。例如Tse-Chuan Yang&Scott J.South(2018)研究发现,不管对于何种种族的人来说,已婚人群的BMI指数都要比未婚人群高0.6 (kg/m2)以上。可见,人们常说的恋爱让人肥胖也并不是没有道理!不过,对于已婚人群而言,可能因为家庭负担的增加而延长工作时间,也会因为双方的财务整合实现收入增加,工作时间的延长与家庭收入的提高则有利于降低BMI。
  除了亲密关系以外,同辈群体的日常接触也在静悄悄地影响人们的体重。美国MIT(MIT Media Lab)与哈佛大学合作的一个研究团队对学生群体做了一个很有趣的肥胖研究,他们利用蓝牙设备来精准测量了被试学生与肥胖的同辈群体、或者有不健康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同辈群体面对面地人际交往的时间长度对BMI指数和体重变化的影响。传统上人们倾向于认为亲密朋友和熟人对个体的影响会比较大,但该团队的实验发现面对面接触时间较长的同辈群体(尤其是同期有体重增加表现的同辈群体)对个体体重增加和BMI指数上升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亲密朋友和熟人的影响(Madan et al.,2010)。
  总的来说,周围的社区环境和人际关系确实会对人们的体重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是“管住嘴,迈开腿”良好的生活习惯终究是健康生活的不二法门,因此想要保持良好的身材,更有效的方式仍然是“少吃多动”。希望看到此文的你能够放下手里的零食,打开收藏夹里吃灰的“美丽芭蕾”、“周六野”、“帕梅拉”健身视频,和小编一起运动起来,再次相见时不要胖若两人~
  参考文献
 
  [1]王依茹,王琛,曾金迪.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下中国成人超重肥胖情况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J/OL].地理科学进展,2020(01):100-110[2020-03-0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3858.P.20200110.1408.020.html.
 
  [2]张永辉,王以新,何善娴,杨敏京.社区青年人群超重或肥胖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6,24(01):48-50.
 
  [3]朱艳文,马金姝,张军,黄爱红.城市社区超重/肥胖患病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3(01):125-126 [4]Madan, A., Moturu, S. T., Lazer, D., & Pentland, A. (Sandy). (2010). Social sensing. Wireless Health 2010 on - WH ’10. doi:10.1145/1921081.1921094
 
  [5]Meyler, D., Stimpson, J. P., & Peek, M. K. (2007). Health concordance within couples: A systematic review.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64(11), 2297-2310. doi:10.1016/j.socscimed.2007.02.007
 
  [6]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port. Fact sheet on obesity and overweight.
 
  https://www.who.int/topics/obesity/en/
 
  [7]Yang, T.-C., South, S.J., Neighborhood effects on body mass: Temporal and spatial dimensions,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18), doi: https://doi.org/10.1016/ j.socscimed.2018.09.055.
 
  本文作者&图文编辑
 
  熊英宏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本科生
 
  本文责编
 
  吕利丹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 
 
 
 
话题:



0

推荐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321篇文章 5小时前更新

以人口学的视角看世界,传播有趣的人口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