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作者 | 熊英宏 苗艺潇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硕士
 
责编 | 李婷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
 
根据《2020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2020年我国城镇养宠人数达到6294万人,较2019年增加174万。目前,这些新增的养宠主力军则大多有着“80后”、“90后”、“女性”的标签;中高收入人群成为新一代宠主;二线城市养宠人数占比显著增长,其年轻宠主占比明显高于一线城市;养宠人群呈扩展趋势,90后人群养宠发展潜力大。在养宠群体中,养猫人数达2701万人,仅次于养狗人数,家猫数量在近两年快速提升。
 
养猫逐渐成为城市“离巢青年”的理想生活状态。
 
热衷养猫的都市“离巢青年”
 
什么是“离巢青年”呢?“离巢青年”主要指完成了某一阶段学校教育、离开父母的原生家庭但尚未组建自己的新生家庭,在异地独自生活居住。对于这些青年而言,离开父母家庭往往追求的是精神和生活的相对独立。城市“离巢青年”逐渐成为养猫热潮中的主体,在日常与猫的互动中获得乐趣与满足感,丰富自己的生活,也将一部分对陪伴的渴望寄托于自己的宠物之上,反映了社会转型期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体系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
 
在大城市中,“离巢青年”脱离原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而城市社会成员逐渐理性化,人际交往的亲密度降低,使得城市青年的社交频率逐渐减少,孤独感不断增强。
 
“因为毕竟也是一个人在外面,有的时候就会觉得有点无聊,然后有的时候就会想,如果这个时候有一个人或者有一个小东西在旁边多好,然后就养了。(受访者小W)“
 
 
不过“独居”也并非全然是孤独的体验,还代表着个人的选择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有助于突破原有社会网络中的束缚。追求相对的自由。
 
“从小就很喜欢猫,但是爸妈一直不让养,然后自己住了就觉得也许他们就没那么反感,所以就养了。(受访者小S)“
 
因此,养猫既成为了生活中的一个“调剂品”,也象征着青年拥有了自主的权力。选择养猫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最主要的考虑都是从现实出发。
 
“我一直都想要一个猫或者狗,一直没有条件,然后一个人住了,但是养狗随时需要出去遛,养猫不需要遛,然后最终决定养猫。”(受访者小F)
 
当然,也不乏被猫可爱的外表所打动,或是被猫“傲娇”的个性所吸引。
 
“当时家附近有一家猫舍,是那种连锁的猫舍,猫都很干净,但是就是会很贵。我觉得可能它算一个冲动消费,但是我不后悔。因为我喜欢,我纯粹是为了让自己开心才买的。”(受访者小N)
 
“猫本来就是独居的,天性就是独居动物。它需要我的时候就很黏人。我肯定不会对我的猫有什么要求,比如说我必须要求它特别喜欢我,它很黏我,就觉得我喜欢它就可以了。”(受访者小S)
 
猫本身所具有的独立、具有边界感的个性,或许也是当今社会城市青年的映射,因此更能得到大家的喜爱。
 
作为“离巢青年”生活参与者的猫
 
虽然在大多数人的心中,猫有时会显得过于“淡漠”,但它也不是丝毫“不通情理”。猫咪在和人类“同居”的过程中,给予了“离巢青年”许多情感上的支撑与慰藉。养一只猫,在“离巢青年”经历了社会网络的缩减后,使得生活、心理上都有了更多的牵挂与羁绊,相比未养猫时的状态,养猫青年更能够有效地排遣孤独,减轻工作、生活上的压力。
 
“因为我比较宅,加上去年疫情也是基本上半年都在家里。那段时间感觉有一点无聊,养完了之后你家里多了一个活物,就有一个陪伴你的,不管是从情感上,还是比如说生理上,像去年加班那段时间特别累,回来撸撸它都放松很多,还是比较快乐的。(受访者小D)“
 
在相处过程中,尽管需要花时间、花钱、花心思去照顾它,但是养猫所带来的快乐仍是不可言喻,因此养猫青年们仍甘之如饴。
 
“反正它一般来说比如我白天不在家,或者有一段时间不在家,回家的时候它会特别粘我,然后就一直在我脚边打转,然后摸它这样,但是可能摸个10几分钟、20分钟,它就自己玩去了。所以我们俩的关系可能更像平等的朋友那样,然后我可能就给它提供吃、提供喝,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在这个环境我们就是共处的关系。”(受访者小T)
 
“要做好心理准备,它可能会随便拉,可能会满地都是毛,可能会拆家,可能会抓你这些,就是肯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心理建设。”(受访者小S)
 
一些“离巢青年”在和猫的相处之中甚至改变了自己原有的生活习惯,这是他们在养猫之前无法想象的。
 
“猫就是起得早,如果是早睡早起的人可能影响小一些。它早上五六点一定要拍房间的门,出去或者进来,但我不早起的,所以到后面我就直接不锁门,让它自己扒拉出去或者进来。”(受访者小B)
 
“我自己以前花钱的话可能会全部花在自己身上,很少给别人花钱,因为我很抠,但是现在养猫到最后,我就觉得在猫咪身上花很多很多的钱,因为我什么东西都想给它买最好的,我会花很多的基本上可能占了我日常开销的2/5(给猫咪)。”(受访者小Z)
 
养猫与“离巢青年”的生育观
 
在共同生活的潜移默化之中,猫已经参与到了主人生活里;那么猫在不同“离巢青年”的心中,到底代表着什么角色呢?有人认为猫就是猫,并不赋予它过多的意义,但也有的人认为它就像家人一样重要。养猫青年也倾向于对自己的猫咪拟人化,让它承载了一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期待收到情感上的回应。还有的人在日常与猫的相处中,常常把它视为子女对待。
 
“像我经常比如说我上完课回来,它就会表现得特别特别想我,我就说‘这么想妈妈’就是这种。(受访者小Z)“
 
然而养猫是否能被看作是生育的替代呢?二者是存在本质的差别的,尽管在生活中宠物猫有亲昵的称呼,需要像对待新生儿一样的耐心去喂养,但养猫青年往往只是把猫当作一个宠物,虽然给予精心的照料,但是养猫与育儿的意义不能混为一谈。
 
“我觉得养孩子和养宠物,肯定也不一样的,因为感觉养孩子的压力更大,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然后养宠物的话可能我感觉我心里的压力没有那么大,感觉主要就是它的吃喝拉撒就行了,但是人的话他还有一个教育在里面,你要承担一条生命,他的一生,我觉得太大了。很多人可能(养猫)只是想要一个伴,养孩子的意义我觉得好难,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吗?或者是为了干什么?他也不可能像宠物一样都围着你转陪你一生,你还要操心什么,我觉得不仅仅,不是单纯的替代。”(受访者小D)
 
“我好像没有把猫咪当成是一个人一样的那种感觉,因为它不讲话,非我族类就是语言不同。”(受访者小J)
 
大部分城市独居青年对于生育的态度是比较消极的,除去女性生理上对生育的恐惧感,需要承担的经济成本及育儿的压力也让青年望而却步。
 
“现在的情况不是说你想生就能生的,有很多问题,比如你的工作,你的时间,你有没有房子,这都是养孩子的条件,那么你有没有呢?如果生了不好好养那就是不负责任的,现在的成本又这么高,生孩子肯定是一个需要非常高的觉悟才能考虑的事情。(受访者小M)“
 
事实上,与其说养猫与生育之间存在替代的关系,不如说养宠是现代“离巢青年”关注自我的一种表现。青年生育意愿大幅降低,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青年群体更加关注自我实现,而非将自我价值的实现寄托在生育上,或是生育潜在影响了个人追求与目标。因此,养猫与自由地选择生育是当代青年关注自我的不同表达方式。
 
“我觉得我的目标,首先我周围的亲人都要比较健康,然后经济条件比较富足、有时间可以出去玩,然后我又还可以在过得比较快乐的时候,过得比较充实,比较有意义,比如说像学历,或者是说去支教,或者是说志愿者工作,反正就是属于那种比较快乐,但是不是那种枯燥或者没有意义、很堕落的快乐,而是比较积极的快乐。”(受访者小Z)
 
不过,养猫或许会对养猫青年的生育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照顾宠物的过程中,养猫青年在精细化养猫的同时也更倾向于未来精细化育儿。此外,通过照顾一条鲜活的生命,养猫青年也更加明晰了自己作为“监护人”的责任,不仅仅是购买宠物、增加开销以满足宠物生活需求这么简单,而是需要尽心尽力,科学喂养、耐心抚养。
 
“在城市里我可能会查资料,我需要准备猫砂,因为没有那种自然的环境它自己去处理,我得先给它铲,然后城市也没有多少耗子,你要给它准备吃的这种等等啊。而且像养老和养孩子,我觉得我们现在想养孩子也会去查很多资料,做好很多准备一样。”(受访者小D)
 
养猫的过程对于青年们的教育理念也有一定的启发,人们认为喂养、照顾宠物,本身就是一种可贵的生命体验。“我以后如果成家有孩子,我会坚持养宠物的,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外国的那种“生命教育”,我觉得养宠物会让孩子在家庭中获得一些关于生命的感知,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应该有好处。”(受访者小H)
 
参考文献
 
[1]《2020年宠物行业白皮书》
 
[2]陈婧涵,蒋平.城市青年“吸猫”行为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20(04):70-75.
 
[3]宋健.中国家庭新形态 “离巢”青年与“空巢”父母[J].人民论坛,2019(28):66-68.
 
话题:



0

推荐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321篇文章 5小时前更新

以人口学的视角看世界,传播有趣的人口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