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作者  |  李婷

图编  |  董浩月

友情提醒:本文涉嫌剧透,请谨慎阅读。

随着《开端》剧情的推进,爆炸案的主谋“锅姐”与公交车师傅也浮出水面,他们的作案动机也逐渐清晰起来——因为5年前独生女儿的离奇车祸。虽然当年车祸的终极谜底还未解开,但公交车司机夫妇走不出失独的悲伤,是诱发悲剧的最重要原因。正午向来以剧集制作水准高著称,非常值得称赞的是他们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开端》里面涉及到了很多现实议题,比如亲子关系、键盘侠、性骚扰等,当然最沉重的还是失独家庭。今天就借这部剧来了解一下这个特殊的群体。

 

一、中国到底有多少失独家庭

虽然低年龄段的死亡风险很低,但由于中国独生子女的数量庞大,失独家庭的规模也不可小视。人口学界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对失独家庭规模的估计,因为这涉及到对此类家庭的帮扶与保障措施的执行。

然而对失独家庭的规模并没有全面直接的统计,需要通过一些间接的估计方法。有学者利用历次人口普查资料中推算的家庭独生子女比例以及人口死亡概率来对失独家庭数量进行估计(周伟,米红,2013)。

需要特别说明的,鉴于较年轻的父母还有再次生育的可能,国家将补助对象设定为49岁以上不再生育的失独女性及其丈夫(大部分地区的实践也将失独父亲领取辅助金的年龄设定在49岁)。

所以,《开端》中司机王兴德的出生年份设定为1970年,那么在李诗情进入循环的2019年刚好是49岁,不得不说是魔鬼细节了。

根据学者的推算,2010年全国农村49岁以上的失独父母为55.3万人,城镇49岁以上的失独父母为26.8万人,随着年份的推进,未来失独父母的人数还会持续增加。(如下图所示)。

△失独父母数量估计(来源:周伟,米红,2013)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城镇独生子女的人数更多,但由于农村较高的儿童和青年死亡率,农村的失独家庭规模要远多于城市(周伟,米红,2013)。

还有学者利用普查数据进行仿真模拟,推算有失独经历的妇女比例。在15-64岁的女性中,曾生过子女但后来没有子女的占比从1990年的2.19%上升到2010年的3.27%。失独妇女虽然49岁以下仍然有生育的可能,但事实上对于35岁的妇女来说,一旦其失独则终身失独的概率仍旧在80%以上。

以妇女为口径,2020年预计35岁及以上的失独妇女总量在180万左右。如果以家庭为口径(仍旧是35岁以上的妇女家庭),2015年的规模估计是160万左右(王广州,2016)。虽然这个规模不小,但远没有以往媒体广泛流传的失独家庭超过千万的说法。

 

二、失独父母的精神状态如何

不难想象失独父母所遭受的巨大的心理创伤,就像《开端》剧情中,警察三番几次表示对公交车司机夫妇遭遇的理解,然而陶映红的反问更加戳人:“你能理解,你能理解,连我自己都不理解。”

有学者对497位失独父母做了人口学特征以及心理健康量表测试,测量了包括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延长哀伤、创伤后成长以及希望在内的这几个维度(张宇迪、贾晓明,2020)。

从性别上来看,女性比男性更难走出失独的悲痛,女性在创伤后的应激障碍水平更高,有更多的抑郁和焦虑,也更难走出悲伤。这与剧中母亲更疯狂的精神状态相吻合。

虽然农村的失独父母数量更多,城市父母的社会保障机制更完善,然而却是城市的父母更难走出失独的阴影,他们在焦虑水平、应激障碍水平以及哀伤的延迟程度上都显著高于农村父母。

与居住地结果相似,那些受教育程度更高的父母更难面对失独造成的心理创伤。因此,剧中对失独夫妇来自小城市、有相对较高的教育程度的设定很准确。

那么需要回答的是为什么城市受过较好教育的父母更难从失独的创伤中恢复呢?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子女养育的过程中,物质和情感的资源投入更多,与子女的情感绑定更深,因此受到的伤害也更大。

 

三、失独家庭的社会保障问题

事实上从2007年起,国家就开始重视失独家庭的困难,出台政策为解决失独家庭的社会保障困难提供政策依据。在国家层面,政府会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的扶助金。各地也会根据当地情况提升标准,给予每月几百到上千不等的扶助金。有些地方还会额外一次性给与上万元的补助。

然而与失独的创伤和生活的压力相比,这些经济补助更多是“杯水车薪“象征意义大于现实意义(刘雪明,潘颖,2016),而对失独家庭最需要的精神帮扶,却长期缺位。

特别的,大众传媒对失独家庭的“特殊化”描述致使社会以异样的眼神看待失独者,使得失独者难以重新融入社会(慈勤英、周冬霞,2015)。随着年龄的增长,失独父母还需要面对养老的困境,如何解决失独老人在医疗和照料上困难,是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很好处理的问题。

当然对失独父母的帮扶也不仅仅是政府的问题。今天在各个互联网平台上,也会自发形成失独家庭的互助小组,互相进行精神慰藉。也会有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机构通过互联网对这类家庭进行精神帮扶。

 

四、关于结尾

虽然今天讨论的是失独家庭,但不可否认任何孩子的逝去都是对父母最重大的打击,除了狭义的死亡,孩子的丢失或者被拐对于家庭来说也是同样的精神折磨。

孙海洋在有了老二的情况下还在几十年不间断找孩子,这两天感动中国的流调信息的主人公,也是为了找到丢失的老大在全中国到处打零工。任何一个父母都会为此动容,也能想象他们找孩子也绝不是为了自己将来养老有保障,只是为了割舍不下的情感和念想。

到最后再强行回答一个理性的问题,父母是什么时候开始跟孩子有了这么深的情感绑定。社会学经典著作《给无价的孩子定价》这本书里给出了解释,随着工业社会的进步,孩子的劳动价值降低,但是情感价值凸显。

这是因为在儿童死亡率高的年代,父母生育的子女多,并且会克制对年幼孩子的情感,但随着儿童死亡率的大幅度下降和生育率的降低,孩子变成了更安全的感情投资,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也投入更多的资源与情感,也更会科学地教育子女。与此同时,重视孩子的生命成为一种社会共振,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人。

 

参考文献

[1] 周伟, & 米红. (2013). 中国失独家庭规模估计及扶助标准探讨. 中国人口科学(5), 8.

[2] 王广州. (2016). 中国失独妇女总量、结构及变动趋势计算机仿真研究. 人口与经济(5), 11.

[3] 刘雪明, & 潘颖. (2016). 21世纪以来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政策研究述评. 社会保障研究(3), 8.

[4] 慈勤英, & 周冬霞. (2015). 失独家庭政策"去特殊化"探讨——基于媒介失独家庭社会形象建构的反思. 中国人口科学(2), 9.

 

话题:



0

推荐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322篇文章 5小时前更新

以人口学的视角看世界,传播有趣的人口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