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illustration credit: 黄雷蕾(微博@黄雷蕾Linali)
 
我们对人口有许多好奇。
 
包括对于最基本的知识的好奇——普查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我们有户口身份证还要普查?人口普查的历史始于何时?
 
包括关于日前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好奇——总和生育率低至1.3有多么严重?出生人口性别比111.3意味着什么?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3000万是怎么来的?人户分离人口达到4.93亿是怎样一个概念?
 
也包括一些延伸开去的、更深层次的好奇——我们能想象一个人口负增长的世界吗?我们一直以来对人口红利的认识是否有夸大的成分?人口学研究和个体生活之间存在哪些张力?如果以当下的数据对未来做预判和政策建议,人口学要如何面对误判的可能?人与人口的概念可以在何种层面上产生交汇?作为14亿分之一的具体人要如何感知庞大而复杂的数据,并与之获得关联?
 
带着许许多多疑问,随机波动前往中国人民大学,跟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副教授靳永爱上了一节课。靳老师的讲解不仅让我们意识到了人口学研究宏大的空间与时间维度,也让我们理解了人口学是如何提出问题、影响政策从而关切具体的人的。这些数据是你也是我,内含着我们的生死、婚育、位移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我们无论如何都是这14亿分之一,我们便要一起面对和接受一个在今天看来可能陌生的、少子化的、老龄化的、流动着的未来。
 
话题:



0

推荐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306篇文章 1次访问 4小时前更新

以人口学的视角看世界,传播有趣的人口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