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作者:李婷、郑叶昕

责编:李婷

图编:庄溪瑞

大s又结婚了,当然再婚并不意外,娱乐圈再婚也是常见的事情。但令人震惊是的大s再次选择闪婚。从再次接触初恋对象到决定再婚也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当然大家一定会联想到大s与汪小菲当年认识21天就结婚的“佳话”了。

 

那么闪婚是不是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个趋势了呢?因为很难获得实际的闪婚数据,我们只能通过抽样调查来看待当代年轻人对闪婚的态度。

 

中国人民大学家庭与性别研究中心2021年在高校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有全国代表性的大学生万人调查,其中询问了大学生对9种非传统婚育行为的态度(1为完全不接受,5为完全接受)。受访大学生平均年龄为21.34岁,出人意料的是,大学生们对于闪婚的接纳程度似乎不高,平均得分仅为1.14,有44.26%的大学生坚决反对闪婚(得分=1),仅9.95%的受访者比较支持闪婚(得分≥4)。这个支持率甚至落后于“不婚”和“丁克”等普遍被认为更极端的婚育选择。

 

1、对于闪婚的接纳度?

 

相较于其他非传统的婚育行为,闪婚无论在支持榜还是在反对榜的排名都比较靠后。图1用粉色描绘了大学生的支持榜,图2用蓝色描绘了大学生的反对榜。

 

结果表明,闪婚同时位居支持榜和反对榜的第六名,显示出大学生们对于闪婚的顾虑——既不严厉地抗拒闪婚、又不积极地接纳闪婚。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闪婚兼具了情感的感性和婚姻中的理性。随着个体主义兴起,婚姻自由观念的深入人心,婚姻很大程度上成为个人自身决定的事情。但另一方面,婚姻的稳定性仍然是当下大学生们所追求的。破坏婚姻忠诚度的“开放性关系”以及在部分人眼中是轻率的婚姻缔结方式——“闪婚”,还是难以取得普遍的认同。

图1  大学生对于非传统婚育行为的支持榜

 

图2  大学生对于非传统婚育行为的反对榜

 

2、谁更能接纳闪婚?

 

根据2021中国大学生婚育观万人调查结果,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女性比男性更能接受闪婚。原生家庭受教育程度越高者,越能接受闪婚。若以家庭每月供给的生活费额度作为经济支持的衡量指标,家庭经济支持越高者,越能接受闪婚。在学校类型上,双一流本科对于闪婚的接纳程度最高。在地区类型上,东部地区的大学生对于闪婚的接纳程度最高。

图3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闪婚”的接纳度

 

图4  原生家庭受教育情况与大学生对“闪婚”的接纳度

 

图5  原生家庭生活支持情况与大学生对“闪婚”的接纳度

 

图6  不同学校类型的大学生对“闪婚”的接纳度

 

图7  不同地域的大学生对“闪婚”的接纳度

 

闪婚的兴起说明婚姻缔结的基础越来越强调情感和人际吸引的层面,而责任的层面越来越淡化。而以大s为代表的都市人群对于闪婚的接纳,李银河指出,这和她们在经济上的独立性和思想上的开放性是成正相关关系的。闪婚的一大特点就是将婚姻视为个人行为。在闪婚中,个人的认知与情感是决定性因素,而传统意义上的家人参与择偶过程被淡化和边缘化了。据说大s的保密工作做得极好,在完成结婚登记之后才告知S妈和小S。这两位家人听闻当场愣住,震惊不已,下巴都快掉下来。

 

在这个意义上,闪婚意味着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子女的婚姻行为不再拥有那么重要的地位。闪婚,体现了个人在家庭关系中的独立性。

 

每个时代的两性交往模式和婚姻模式,其背后总有一个价值与观念体系作为支撑。“闪婚”现象的出现也蕴含着社会文化的变迁。传统的婚姻观多定义为责任,它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在婚姻的过程中需要互相仔细审查,还要求门当户对。而在“闪婚”中,婚姻变成了一种个人的行为。男女双方自主决定,不必媒妁之言,也无须恪守父母之意。婚姻本身被化繁为简,从理性的责任走向感性的浪漫。

 

对于青年而言,他们正处于自我意识的产生时期,也得到了社会的包容。“闪婚”背后是一种自由的呈现,比如经济自由、个人决定自由、生活方式自由等等,从而在婚恋上体现出自主性、开放性、实际性。尤其对于女性而言,在当下,她们能够遵循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标准来选择婚姻对象,婚姻自主权得到了法律的有力保障。在大s的婚姻实践中,我们看见婚姻正在成为一种自我追求、自我适应的体现。

 

从全国大学生调查中女性对闪婚更加开放的态度似乎可以验证,随着性别平等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女性加大了对自我地位的反思,加强了在自我观念上的觉醒。强调情感体验的新型婚恋观正在萌芽,这不仅是女性在婚姻自主权上的有力证明,也反映出两性在对待婚姻的观念上日益走向开放。

 

然而故事的另一面,我们也需要解释为什么青年对“闪婚”的态度相对“不婚”和“丁克”更加保守。这也是风险社会对个体婚育选择的一种形塑。如果说那些选择“不婚”和“丁克”的个体,某种意义是对现代社会婚育可能带来的一种不确定性的反抗,那么“闪婚“事实上是增加了婚姻的不确定性及其所带来的风险。在风险社会的压力感知下,即便“感情充沛”的年轻人,有时也不得不对理性“低头”。

 

最后的最后,我们可以从大s的故事中可以学到什么呢?当然是不要轻易删前任的电话和换自己的电话!

 

参考文献

[1]黄火明.青年“闪婚”现象的社会学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10):16-19.DOI:10.19633/j.cnki.11-2579/d.2007.10.006.

[2]张杰.“闪婚”与“啃老”——“80后”理性行为背后的文化逻辑[J].青年研究,2008(06):34-37.

 

话题:



0

推荐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323篇文章 1小时前更新

以人口学的视角看世界,传播有趣的人口学。

文章